液相色谱仪的应用

液相色谱仪在工业上的应用:过去,在石化、农药、环保等方面,薄层色谱法(TLC)和气相色谱法(OC)常用于测量含量,而液相色谱法(LC)只用于研究成分样品的测量和分离的可能性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,中国多个科研部门和工厂开发了液相色谱仪。LC开始进入我国许多科学领域的实践阶段,特别是对热稳定性差或蒸汽压力低的样品成分的分析,显示了LC的优势[8]。近年来,HPLC在油品分析方面取得了突破,特别是在石油中。重质烃的测量取得了突破。郭爱仙等[9]以正己烷.二氯甲烷为流动相,采用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和适当的梯度淋浴条件,实现了渣油各烃族的良好分离和检测。吕振波等[10]还利用HPLC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离分析。通过键合氰基柱和硅胶柱之间的双柱切换,正己烷为流相,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,由不同产地和蒸馏过程的基础油烃组成。
液相色谱仪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:在生命科学研究中,的问题是基因的解密。基因组DNA序列无法回答基因的表达时间。表达量。蛋白质翻译后的加工和修改,以及它们的亚细胞分布。这些在基因组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望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找到答案。在所研究的细胞中,将会有3000~50000种功能不同的蛋白质。目前,蛋白质组研究所使用的双向电泳方法一般只能分为2000~3000个蛋白质点。现代蛋白质组的分析可以尝试使用双向HPLC液相色谱进行预分离,一直是体积阻力色谱。液相色谱和双向电泳将成为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分离工具。因此,液相色谱仪将为深入揭示生命奥秘做出更大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