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搜索:

新闻中心分类:

有效液相色谱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

作者:lcspy 日期:2015.12.07

有效液相色谱仪常见问题和及解决办法

   
操作压力的变化往往是故障的征兆。从下表中找出所观察到的现象,并在右侧的列表中参考相应的解决方法。

A、        没有压力显示,没有流动相流动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电源问题1、接通电源,开机
2、保险丝被烧坏2、更换保险丝
3、控制器设定不正确或设定失败3、a、采取恰当的设定
b、修理或更换控制器
4、柱塞杆折断4、更换柱塞杆
5、泵头内有空气5、溶剂脱气、启动泵抽出空气
6、流动相不足6、a、补充流动相
b、更换入口滤头
7、单向阀损坏7、更换单向阀
8、漏液8、拧紧或更换手紧接头

B、         流动相流动正常,但没有压力显示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仪表损坏1、更换仪表
2、压力传感器损坏2、更换压力传感器

C、        压力持续偏高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流速设定过高1、调整流速设定
2、柱前筛板堵塞2、a、在允许情况下反冲色谱柱
b、更换筛板
c、更换色谱柱
3、流动相使用不当或缓冲盐的结晶沉淀3、a、使用恰当的流动相
b、冲洗色谱柱
4、色谱柱选择不当4、选择恰当的色谱柱
5、进样阀损坏5、清洗或更换进样阀
6、柱温过低6、提高温度
7、控制器失常7、修理或更换控制器
8、保护柱阻塞8、清洗或更换保护柱
9、在线过滤器阻塞9、清洗或更换在线过滤器

D、        压力持续偏低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流速设定过低1、调整流速
2、系统漏液2、确定漏液位置并维修
3、色谱柱选择不当3、选择恰当的色谱柱
4、柱温过高4、降低温度
5、控制器失常5、维修或更换控制器

E、         压力不断上升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见列表C1、见列表C

F、         压力降为零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见列表A、B1、见列表A、B

G、        压力不断下降,但不回零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见列表D1、见列表D

H、        压力波动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泵中有气体1、a、溶剂脱气
b、从泵中除去气体
2、单向阀损坏2、更换单向阀
3、泵密封损坏3、更换泵密封
4、脱气不充分4、a、溶剂脱气
b、改变脱气方法(使用在线脱气法等)
5、系统漏液5、确定漏液位置并维修
6、使用梯度洗脱6、由于流动相粘度的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
 
漏  液
通常可以通过拧紧或更换管路接头来解决漏液的问题。但值得注意的是过份拧紧会导致金属接头的漏液和塑料接头的磨损。如果通过稍微拧紧接头不能解决漏液的问题,就**将接头取下,检查是否损坏(例如,卡套损坏、密封表面有杂质);损坏的接头应该更换掉。

A、        接头处漏液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接头松动1、拧紧
2、接头磨损2、更换
3、接头过紧3、a、拧松,再重新拧紧
b、更换
4、接头被污染4、a、拆下清洗
b、更换
5、部件不匹配5、使用同一品牌的配件

B、         泵漏液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单向阀松动1、a、拧紧单向阀(不必拧的过紧)
b、更换单向阀
2、接头松动2、拧紧接头(不必拧的过紧)
3、混合器密封损坏3、a、更换混合器密封
b、更换混合器
4、泵密封损坏4、维修或更换泵密封件
5、压力传感器损坏5、维修或更换压力传感器
6、脉冲阻尼器损坏6、更换脉冲阻尼器
7、比例阀损坏7、a、检查隔膜,如果漏液立即更换
b、检查手紧接头,损坏的立即更换
8、放空阀的损坏8、a、拧紧放空阀
b、更换放空阀

C、        进样阀漏液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转子密封损坏1、重新安装或更换进样阀
2、定量环阻塞2、更换定量环
3、进样口密封松动3、调整
4、进样针头尺寸不合适4、使用恰当的进样针
5、废液管中产生虹吸5、保持废液管高于废液液面
6、废液管阻塞6、更换或疏通废液管

D、        色谱柱漏液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尾端接头松动1、拧紧接头
2、卡套内有填料2、拆下、清洗卡套、重新安装
3、筛板厚度不合适3、使用合适的筛板(参考下表)
筛板选择指导
物质粒径筛板孔径
3-4u0.5u
5-20u2u

E、         检测器漏液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流通池垫片损坏1、a、避免过大的背景压力(压力降)
b、更换垫片
2、流通池窗破碎2、更换窗口
3、手紧接头漏液3、拧紧或更换
4、废液管阻塞4、更换废液管
5、流通池阻塞5、重新安装或更换
液相色谱系统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谱图上反映出来。其中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拥有解决;而其他的问题**通过修改操作程序来解决。对于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正确选择是拥有好的色谱图的关键。

A、        峰拖尾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筛板阻塞1、a、反冲色谱柱
b、更换进口筛板
c、更换色谱柱
2、色谱柱塌陷2、填充色谱柱
3、干扰峰3、a、使用更长的色谱柱
b、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
4、流动相PH选择错误4、调整PH值。对于碱性化合物,低PH值更有利于拥有对称峰
5、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图5、a、加入离子对试剂或碱性挥发性修饰剂
b、更改色谱柱

B、         峰前延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柱温低1、升高柱温
2、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2、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
3、样品过载3、降低样品含量
4、色谱柱损坏4、见A1、A2

C、        峰分叉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          保护柱或分析柱污染
1、取下保护柱再进行分析。如果必要更换保护柱。如果分析柱阻塞,拆下来清洗。如果问题仍然存在,可能是柱子被强保留物质污染,运用适当的再生措施。如果问题仍然存在,入口可能被阻塞,更换筛板或更换色谱柱。
2、样品溶剂不溶于流动相2、改变样品溶剂。如果可能采取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。

D、        峰变形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样品过载1、减少样品载量

E、         早出的峰变形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1、a、减少进样体积
b、运用低极性样品溶剂

F、         早出的峰拖尾程度大于晚出的峰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柱外效应1、a、调整系统连接(使用更短、内径更小的管路)
b、使用小体积的流通池

G、        K’增加时,脱尾更严重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二级保留效应,反相模式1、a、加入三乙胺(或碱性样品)
b、加入乙酸(或酸性样品)
c、加入盐或缓冲剂(或离子化样品)
d、更换一支柱子
2、二级保留效应,正相模式2、a、加入三乙胺(或碱性样品)
b、加入乙酸(或酸性样品)
c、加入水(或多官能团化合物)
d、试用另一种方法
3、二级保留效应,离子对3、加入三乙胺(或碱性样品)

H、        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峰拖尾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缓冲不合适1、a、使用浓度50-100mM的缓冲液
b、使用Pka等于流动相PH值的缓冲液

I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额外的峰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样品中有其他组份1、正常
2、前一次进样的洗脱峰2、a、增加运行时间或梯度斜率
b、提高流速
3、空位或鬼峰3、a、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
b、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
c、减少进样体积

J、           保留时间波动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温控不当1、调好柱温
2、流动相组分变化2、防止变化(蒸发、反应等)
3、色谱柱没有平衡3、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

K、        保留时间不断变化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流速变化1、重新设定流速
2、泵中有气泡2、从泵中除去气泡
3、流动相选择不恰当3、a、更换合适的流动相
b、选择合适的混合流动相

L、         基线漂移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柱温波动。(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。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、电导检测器、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。)1、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,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
2、流动相不均匀。(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。)2、使用HPLC级的溶剂,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,使用中使用氦气。
3、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、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。如有需要,可以用1N的硝酸。(不要用盐酸)
4、检测器出口阻塞。(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,产生噪音基线)4、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。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。
5、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、更改配比或流速。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。
6、柱平衡慢,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、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,更改流动相时,在分析前用10-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。
7、流动相污染、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、检查流动相的组成。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
8、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(高K’值)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,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。8、使用保护柱,如有必要,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,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。
9、使用循环溶剂,但检测器未调整。9、重新设定基线。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,使用新的流动相。
10、检测器没有设定在**吸收波长处。10、将波长调整至**吸收波长处

M、       基线噪音(规则的)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在流动相、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、流动相脱气。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。
2、漏液
2、见第三部分。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,泵是否漏液,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。如有必要,更换泵密封。
3、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、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
4、温度影响(柱温过高,检测器未加热)4、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
5、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5、断开LC、检测器和记录仪,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,加以更正。
6、泵振动6、在系统中加入脉冲阻尼器

N、        基线噪音(不规则的)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          漏液
1、见第三部分。检查接头是否松动,泵是否漏液,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。如有必要,更换密封。检查流通池是否漏液。
2、流动相污染、变质或由低质溶剂配成2、检查流动相的组成。
3、流动相各溶剂不相溶3、选择互溶的流动相
4、检测器/记录仪电子元件的问题4、断开检测器和记录仪的电源,检查并更正。
5、系统内有气泡5、用强极性溶液清洗系统
6、检测器内有气泡6、清洗检测器,在检测器后面安装背景压力调节器
7、流通池污染(即使是极少的污染物也会产生噪音。)7、用1N的硝酸(不能用磷酸)清洗流通池
8、检测器灯能量不足8、更换灯
9、色谱柱填料流失或阻塞9、更换色谱柱
10、流动相混合不均匀或混合器工作不正常10、维修或更换混合器,在流动相不走梯度时,建议不使用泵的混合装置

O、        宽峰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流动相组成变化1、重新制备新的流动相
2、流动相流速太低2、调节流速
3、漏液(特别是在柱子和检测器之间)3、见section 3。检查接头是否松动、泵是否漏液、是否有盐析出以及不正常的噪音。如果必要更换密封。
4、检测器设定不正确4、调整设定
5、柱外效应影响
a、柱子过载
b、检测器对反应时间或池体积响应过大
c、柱子与检测器之间的管路太长或管路内径太大
d、记录仪响应时间太长
5、
a、 小体积进样(例如:10ul而不是100ul)以1:10或1:100的比例稀释样品
b、减少响应时间或使用更小的流通池
c、 使用内径为0.007-0.01的短管路
d、减少响应时间
6、缓冲液浓度太低6、增加浓度
7、保护柱污染或失效7、更换保护柱
8、色谱柱污染或失效,塔板数较低8、更换同样类型的色谱柱。如果新柱子可以提供对称的色谱峰,则用强溶剂冲洗旧柱子。
9、柱入口塌陷9、打开柱入口,填补塌陷或更换柱子
10、呈现两个或多个未被完全分离的物质的峰10、选择其它类型的色谱柱以改善分离效果
11、柱温过低11、提高柱温。除非特殊情况,温度不宜超过75℃
12、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12、使用较小的时间常数

P、         分离度降低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流动相污染或变质(引起保留时间变化)1、重新配置流动相
2、保护柱或分析柱阻塞
2、去掉保护柱进行分析。如果必要则更换保护柱。如果分析柱阻塞,可进行反冲。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色谱柱可能被强保留的污染物损坏,建议使用恰当的再生程序。如果问题仍然存在,进口可能阻塞了,更换入口处的筛板或更换色谱柱。

Q、        所有的峰面积都太小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检测器衰减设定过高1、减少衰减的设定
2、检测器时间常数设定太大2、设定较小的时间常数
3、进样量太少3、增大进样量
4、记录仪连接不当4、使用正确的连接

R、        所有的峰面积都太大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检测器衰减设定过低1、采取较大的衰减
2、进样过多2、减少进样量
3、记录仪连接不正确3、正确连接记录仪
以下问题在使用进样阀过程中有可能发生。

A、        手动进样阀,转动不灵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转子密封损坏1、更换或调整转子密封
2、转子太紧2、调整转子的松紧度

B、         手动进样阀,载样困难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进样阀安装不当1、重新安装
2、定量环阻塞2、清洗或更换定量环
3、进样器污染3、清洗或更换进样器
4、管路阻塞4、清洗或更换管路

C、        自动进样阀,不能转动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无压力(或电源)1、提供恰当的压力(电源)
2、转子太紧2、调整转子的松紧度
3、进样阀安装不当3、重新安装

D、        自动进样阀,其它问题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阻塞1、清洗或更换阻塞部件
2、机械故障2、见随机维修手册
3、控制器故障3、维修或更换控制器
由气味、景象和声音可以发现的问题
你需要运用你所有的感官去发现液相色谱的问题。你**养成习惯,每天花上几分钟运用你的感官(除了味觉)来“感觉”你的液相色谱是否存在问题,这样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到问题所在。例如:在你看到漏液之前,你可能首先闻到它的气味。大部分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眼睛看到。

A、        溶剂的气味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漏液1、见section 3
2、溅出2、a、检查废液瓶是否已满
b、找到溅出的部位并清洗干净

B、         热气味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仪器过热1、a、检查并调节通风设施
b、检查并调节温度设定
c、关掉仪器,查找维修手册

C、        读数不正常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压力不正常1、见section 2
2、柱温箱问题2、
a、检查并调节设定
b、参照用户手册
3、检测器灯失效3、更换灯

D、        灯警告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压力超出极限值1、
a、检查是否阻塞
b、检查并调节极限值的设定
2、其它警示灯2、见用户手册

E、         警告音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溶剂泄漏/溅出1、找到并解决
2、其它警告音2、见用户手册

F、         刺耳的短音或长音

原 因解决方法
1、轴承失效1、见用户手册
2、润滑不够2、进行恰当的润滑
3、机械故障3、见用户手册
常见故障及日常维护
下表中列出了液相色谱常见的一些问题,右侧中则列出的日常维护的方法可以减少问题出现的频率。括号中的数字是建议进行维护的时间间隔。用户手册则提供您更多的维护方法。
溶剂瓶

问 题维 护
1、进口筛板阻塞1、
a、更换(3-6个月)
b、过滤流动相,0.5u滤膜
2、气泡2、流动相脱气

问 题维 护
1、气泡1、流动相脱气
2、泵密封损坏2、更换(3个月)
3、单向阀损坏3、过滤流动相,运用在线过滤,准备备用单向阀
进样阀
问 题维 护
1、转子密封损坏1、
a、不要拧的过紧
b、过滤样品
色谱柱
问 题维 护
1、筛板阻塞1、a、过滤流动相
b、过滤样品
c、运用在线过滤或保护柱
2、柱头塌陷2、a、避免使用PH>8的流动相(针对大部分硅胶的柱子)
b、使用保护柱
c、使用预柱(饱和色谱柱)
检测器
问 题维 护
1、灯失效,检测器响应降低,噪音增大1、更换(6个月)或准备备用灯
2、流通池有气泡2、a、保持流通池清洁
b、池后使用反压抑制器
c、流动相脱气
一般
问 题维 护
1、腐蚀/摩擦损坏1、在不使用时保持系统缓冲液的清洁
 


上一条:气相色谱仪使用入门 下一条:顶空进样故障判断及排除方法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