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关键词:
18663250826
中华人民共和国**标准 GB 7445-87
本标准适用于氢气的检验,规定了氢气含量及氧、氮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水分等杂质含量的测定方法。
1 氢含量的测定
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(c)用差减法计算求得,按式(1)计算:
式中:
c1--氧气的体积含量,ppm;
c2--氮气的体积含量;ppm;
c3--一氧化碳的体积含量,ppm;
c4--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,ppm;
c5--甲烷的体积含量,ppm。
2 氧和氮含量的测定
采用变温浓缩色谱技术,以热导检测器检测。首先使被测组分在液氮温度下的浓缩柱上定量吸附,然后升温定量脱附,再经色谱柱分离后检测。被测组分进入热导检测器引起桥路阻值的变化与氧、氮含量成比例,由此可定氧、氮含量。 气相色谱仪及配套的浓缩进样装置,其示意流程图如图所示
。要求仪器对氧、氮的****检测浓度分别不高于4ppm、8ppm。色谱仪的安装和调试及浓缩操作按规定要求进行。。
a. 检测器:热导池;
b. 桥路电流:150~200 mA;
c. 载气纯度:不低于99.999%的高纯氢,应符合GB 7445-87《氢气》要求;
d. 载气流速:40~60 ml/min
e. 浓缩时样品流速:1.0~1.5 ml/min;
f. 色谱柱:长2500px,内径3 mm,内装活化后的40~60目5分子筛,柱温为室温;
g. 浓缩柱:长750px,内径4 mm,内装活化后的40~60目5分子筛,吸附温度为-196 ℃(液氮浴),脱附温度为室温(水浴)。
1.色普仪启动
按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启动仪器。开启载气,充分置换色谱系统,纯化载气,调整流速至规定值,接通热导池电源,调整仪器各部位达测定条件,待仪器工作稳定。
2.测定
空白:关闭浓缩柱,套上液氮浴5min后,取下液氨浴,在室温下浴下令载气通过浓缩柱,以记录仪上无色谱峰出现为正常:再令载气通过浓缩,在小心严防空气倒吸的情况下,浓缩载气5min,测定色谱系统空白值符合2.3条c项要求为正常。
置换:将样品气钢瓶经采样阀及管道与仪器相连,然后3次升降压并用约20倍以上管道体积的样品气充分置换进入浓缩柱前的连接管和阀体,使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。
浓缩:令样品气以1.0~1.5L/min流速通过浓缩柱,置换2~3min后关闭浓缩柱出口,然后将浓缩柱缓慢套上液氮浴,待垫气结束后打开浓缩柱出口,样品气流经湿式流量计后放空。
样品气的浓缩体积数积数由被测组分含量和仪器灵敏度决定。
进样:浓缩完毕,关闭浓缩柱入口,取下液氨浴后在室温下浴下放掉解吸的氢,关闭浓缩柱出口,迅速转动六通阀。令载气通过浓缩柱将被测组分带入色谱柱,在湿式流量计上读到样品体积数。
测量:记录各被测组分的色谱流出曲线,分别测量各组分峰面积A1。
定标
用指数稀释法配制的标准气定标。定标方法见GB4815-84《氦气检验方法》附录C。
将标准气直接进样测定出标准气中氧和氮的色谱峰面积A2。
标准气是以99.999%的氢为底气,用空气经稀释配制而成的,定标时各组分的已知浓度应与样品气浓缩后各相尖组分浓度相近。 纯氢中氮的测定,无需进行浓缩操作,其他步骤同上。采用1~5ml定体积量管接进样即可计算方法式(2)中的V1和V2分别代表样品气和标准气的进样体积,氧的测定按GB 6285-86《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电化学法》进行。
结果处理
以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,平行测定的相对偏差:超纯氢、高纯氢、纯氢分别不大于50%、20%、10%。